寒冬已悄然而至,供暖又成了政府和老百姓的關注熱點。根據今年北京的新規定,冬季采暖的商場、寫字樓等場所溫度將控制在18℃,賓館和飯店溫度將控制在20℃-22℃,居民家中溫度不低于16℃。16℃是北京春季的平均溫度,“溫暖如春”是冬季室內供暖溫度的基本標準。
■室溫太低不利于健康
能不能度過一個舒適的冬天,室內溫度的確是一個關鍵指標。當室內溫度低于12℃時,室內可居住性較差并有損健康,80%坐著的人感到寒冷,不能堅持久坐,活動著的人也有20%以上感到寒冷。老年人、兒童或患有感冒、肺炎等疾病的患者在較低室溫環境中容易發生低溫癥,即體溫低于35℃;輕度低溫癥患者大多表現為動作緩慢、精神遲鈍,但神志尚清醒;體溫如果再低則可能會陷于昏迷狀態,并可導致死亡。所以室內溫度不達標要及時向供暖單位反映;對于使用壁掛爐的單戶供暖家庭,切忌為了省錢而使室溫過低,也不要靠飲酒取暖;有感冒、肺炎等疾病者更應及早治療。
■室溫太高易引發疾病
但是居室如果“溫暖如夏”也不見得有益于健康,適宜的室內環境還與相對濕度的高低有關。一般情況下,室內溫度越高,空氣就越干燥,相對濕度就越低。在冬季,適宜的室內相對濕度為30%-60%,而在供暖期大多數家庭的相對濕度僅在15%左右。這種相對濕度較低的干燥環境對身體健康是有相當危害的,表現在:
一、干燥環境中一些細菌病毒容易生長并隨干燥的灰塵四處擴散;呼吸干燥空氣可損傷呼吸道,引發哮喘、支氣管炎、鼻竇炎、鼻出血、鼻腔咽喉干燥和嘴唇裂口等。
二、皮膚等組織水分蒸發,導致皮膚和眼睛干燥發癢。
三、空氣干燥使人體容易產生靜電,不但經常產生“觸電”樣不適感,還可影響心肌正常的電生理過程,誘發心律失常,并可使部分精神病或心臟病患者病情加重。
天冷了,有些人早晨醒后便賴床不起,以為睡眠時間長一點沒什么大礙。豈不知,如此“享?!蓖鶗蚋5玫?。
四、相對濕度較低使人容易感到寒冷,研究發現室內溫度為21℃、相對濕度為10%時,人體感覺到的溫度只有18℃。另外室內溫度偏高不但加重空氣干燥,還浪費了緊缺的能源,增加經費支出;室內溫度在16℃-21℃之間,每降低1℃可節省約5%的供暖費用。